close

  近年來,由玉林“荔枝狗肉節”引發的反對吃狗肉之爭愈演愈烈,喧嘩聲中,衝突雙方非但未形成共識,反而矛盾和分歧日益加深,值得社會深思。
  在發達國家,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貓狗是人類的伴侶動物,在城市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,具有可以陪伴人類和撫慰人心的特質,禁食是保護它們避免受虐和受宰殺的一種方式。
  而在我國,這些概念還遠遠沒有發育和普及,僅在一些大城市為養狗人和動物保護組織成員所接受。在玉林的實地採訪中,記者從玉林市水產畜牧獸醫局瞭解到,玉林地區農戶家庭散養的犬大約有17萬隻,在當地人看來,夏至“吃狗肉、啖荔枝”不僅是歷史形成的傳統,也能幫助農戶增加收入。在相當多的農民還需要靠養狗賣狗貼補家用的現實狀況下,讓他們接受諸如“伴侶動物”這樣的概念,確實有些超前。
  但超前並不等於不應該傳播和推動。在物資匱乏的年代,人們為了生存什麼都吃,但如今不吃野生動物、不虐待動物、要吃經過安全檢疫的肉類就已成為民眾共識。這些共識的達成,是人們在經歷了生態危機、食品安全危機等一次次教訓後,有了共同的認知基礎才逐漸形成的。
  目前,狗的屠宰檢疫存在法律監管的空白,而農業部要求狗肉在生產運輸中“一犬一證”的檢疫要求,現實中也很難做到。因為狗的檢疫成本太高,從2013年10月農業部出台“一犬一證”的要求後,玉林的相關部門只接受到一例主動申請檢疫的申報,成千上萬隻流到百姓餐桌的狗不可避免地會存在食品安全隱患。但肉狗養殖如果完全按照相關要求來規範養殖的話,那市場上的狗肉價格也會高到普通百姓無法承受的程度。
  吃狗肉不僅在玉林,在中國很多地區都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,但習俗並不意味著就不能改變。當年裹小腳、收童養媳等陋習,就因為社會的發展被人們所摒棄。在吃狗肉的問題上,要讓大家相互理解,形成共識需要耐心,以及教育啟蒙、知識普及和法律健全的配合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推動代表文明共識的過程中,更需要用文明的方式。像近來發生的一些動物保護組織者,在高速路上攔車救狗、到狗販的家中踢門搶狗,在互聯網上情緒性地對吃狗者進行人身攻擊,乃至延伸為地域攻擊,都只會加劇社會割裂,導致共識難以形成。
  吃不吃狗之爭也是當今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,在爭議叢生、社會階層差異越來越大的今天,我們習慣了吵架,卻失去了對話的風度和能力;用慣了據說,卻很少腳踏實地地核實調查;我們嚮往文明,卻不懂得該如何文明地思考和行動。這使得我們在很多問題的解決過程中,只有口水喧嘩,卻難有任何實質性的推動。  (原標題:拒吃狗肉為何難以達成共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bmn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